连日来,杭钢集团各单位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扛起“大企业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更大贡献。
杭钢数科
“全会提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为半山基地高质量转型注入了新动力。”杭钢数科党委书记、董事长乐叶俊说,杭钢数科要抓住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期,以算力装备智造为核心,以国产算力装备为主赛道,主动布局新一代技术阵地,加强大模型软硬件融合技术攻关,依托半山基地云智造算力装备产业区,延伸算力装备产业上下游,做强算力装备产业生态,加快成为以国产算力装备为基石、高效算力服务为引擎、产业链生态赋能为延伸,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型企业,为数字浙江建设贡献力量。

省环保集团
全会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省环保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刚表示,作为“两山”理念重要萌发地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省环保集团目前正积极推动节能环保主业与全省战略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省级节能环保产业投融资主平台;高效整合内外部产业资源,强化延链补链,大力推动“双碳”产业和资源循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省级环保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建设美丽浙江贡献更多力量。

菲达环保
“全会强调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一战略部署,与菲达环保长期秉持的创新基因和战略方向高度契合、同频共振。”菲达环保党委书记、总经理汪艺威表示,公司正以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宏伟蓝图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作为驱动未来的双核引擎,深度构建开放包容、协同高效的内生创新生态。通过持续优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菲达环保致力于打造引领行业变革的环保智能装备技术策源地和高端人才高地,坚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的目标迈进,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菲达智慧与力量。

冶金研究院
全会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冶金研究院总经理袁阳表示,作为科创属性较强的企业,“十五五”时期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目标,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近期重点要加快推进高端新材中试平台建设,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生态,深化产学研协同开放创新机制,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公管公司(紫臻物业)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迭代升级指明了方向。”公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利权表示,作为后勤服务保障单位,公司将以创新驱动实现服务保障的迭代升级,科学谋划具有杭钢特色的智慧后勤服务体系;不断改进提升餐饮服务智能化设备,推动餐饮、会务等后勤工作实现从“人工响应式”到“智能感应式”的跨越发展,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驱动下,实现降本增效,打造“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的后勤服务新体验。
宁波钢铁
全会提出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主要目标,宁波钢铁热轧厂厂长助理徐靖驰表示,作为浙江工匠,要始终以全局思维谋篇布局,聚焦设备与生产核心环节,构建起覆盖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的全链条安全生产体系。坚持以劳模工匠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地,以“敢闯敢试”的劲头投身研发创新,用“较真碰硬”的态度反复摸索调试,以节能减排、极致能效为目标,积极引进先进环保设备,研发余热回收技术助力降本降耗,全力攻关高端绿色钢材产品,精准适配市场新兴领域需求,让安全、智能、绿色、高效的理念贯穿宁波钢铁发展全过程。

紫鼎工贸
“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紫鼎工贸副总经理、常州卓信总经理唐洪成表示,常州卓信将继续深化“3*3+2”营销模式,坚持“深耕存量,开拓增量”双轮驱动,聚焦外贸市场,推进剪冲一体设备升级及产线关键环节技术改造,优标准、抓细节、强运维,筑牢质量根基,树立品牌口碑,同步强化技术保障,建立外贸全流程服务体系,积极对接越南、印度客户,推动海外市场布局,切实把学习全会精神转化为塑造常州卓信“国际知名企业零部件优质供应商”的新动能。
资源循环(再生资源)
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工业体系”“落实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科技、环保政策”。浙江资源循环有限公司经营五部经理马静表示,要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依托全国优质钢厂布局,进一步加快推进符合“工信部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产业基地布局,用优质的服务和产品质量,提高产业基地资源保障能力,助力钢铁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动力公司
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力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一线员工杨峰说,将立足数控操作岗位,以严标准把控零件加工精度,以高标准追求工作质量,坚决实现“零缺陷”目标。聚焦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与科创项目,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以高度的使命感投身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为产业发展筑牢质量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