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重磅推出“逐‘绿’向未来”系列报道①丨杭钢集团:奔跑中的“绿巨人”
发布日期:2023-11-21 浏览次数:

2.png

11月13日-17日

潮新闻客户端连续5天

以《逐“绿”向未来》为主题

报道杭钢节能环保产业

五篇报道聚焦杭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以浙江省环保集团为龙头

打造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平台和全产业链条

实现从“黑金刚”到“绿巨人”的精彩蝶变

现在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编者按

2003年7月,浙江实施“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20年来,绿色正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作为省属国企,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杭钢集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20年的转型升级中实现从“黑金刚”到“绿巨人”的蝶变。当前,杭钢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以浙江省环保集团为龙头,打造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平台和全产业链条,致力于成为浙江省生态环保问题的综合解决主体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运营主体。

2-1.png

摆脱“黑金刚”的人设,杭钢已成为奔跑中的“绿巨人”。

走进如今的杭钢集团,“绿色”充盈其间:钢铁生产早已实现“负能炼钢”,宁钢厂区打造3A级景区;技术赋能,云计算数据中心能源利用率不断提升;“气象云”“国资云”“健康云”等云基础设施,有效降低行业能源损耗……

更意想不到的是,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杭钢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在战略投资中排“第一顺位”。治水、治气、生态修复、绿色能源……以浙江省环保集团为龙头,杭钢的节能环保产业链正不断延伸。

这位“绿巨人”如何起跑?如今状态如何?又将跑向何方?

2-2.png

水到渠成

在很多人印象中,炼钢与环保是“冲突的、不兼容的”。但实际上,炼钢与环保却是“亲兄弟”,不可分离。

“钢铁行业离开了环保,就无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杭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利明说,自1957年创建以来,与钢铁业务相伴而生的,便是杭钢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业务基础。

比如,原杭钢焦化厂中应用的焦化生化处理、煤气脱硫、蒸氨脱氰等技术,为工业废水、废气处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再如,原杭钢半山钢铁基地环境监测站拥有大气、水体、噪声等领域的多种监测仪器,长期从事钢铁业污染物监测分析,是全国、全省最早成立的企业环境监测站之一。

在几十年发展中,杭钢半山钢铁基地的不少单位,在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工程承包、固废危废处理等领域具有相关资质,积累了相应的人才、技术、设备等储备。

当新世纪的曙光照耀中国大地,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序幕也逐渐拉开。拥有较好专业基础的杭钢,也在21世纪初进军节能环保产业——

2000年,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浙江紫光环保有限公司,开始涉足城市污水处理领域;2002年,杭钢成立浙江新世纪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从事废旧金属回收与报废汽车拆解利用等业务……

特别是在2015年半山基地关停后,转型中的杭钢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主攻方向,并于2016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浙江省环保集团,2019年全面接收上市公司菲达环保,2020年收购春晖固废处置进入危废处理领域。

从“黑金刚”到“绿巨人”,这一大步看似跨山越海,对杭钢来说实则水到渠成。

2-3.png

全产业链

今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举办。活动期间举办的2023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展上,“绿巨人”杭钢全方位秀了秀“肌肉和线条”。

“目前,从浙江省内来看,我们在节能环保领域布局的产业链是最全的,规模也是最大的。”杭钢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东明说。

他提供了一组数据:2022年,杭钢节能环保产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7.11亿元、利润2.26亿元,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也为杭钢集团再次入围世界500强提供了支撑。

杭钢节能环保全产业链如何布局?

据介绍,近几年,通过资源整合、投资并购、管理升级、模式转换等多种方式,杭钢重点聚焦水务处理、大气治理、再生资源、固废处置、生态治理、技术服务六大环保产业,并积极拓展抽水蓄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而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在节能环保产业板块,杭钢以浙江省环保集团为龙头,协同菲达环保、紫光环保、春晖固废处置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组建了杭钢集团节能环保产业“集团军”。

在立足浙江的同时,杭钢积极拓展以长三角为主的国内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等国际市场。

比如,紫光环保在全国运营39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规模近400万吨;菲达环保为德国、日本、土耳其、印尼等国家提供了超20亿元的环保装备,为同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

正因为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有益探索与实践,2022年杭钢的“降碳故事”讲到了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国际舞台上传递了浙企声音。

2-4.png

绿色窗口

在“双碳”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迎来新的风口。有关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国环保产业营收有望突破3万亿元。

而对杭钢来说,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更有责任担当。

“作为省属国企,我们要在浙江打造‘重要窗口’中,成为展示‘绿色浙江’的一扇‘绿色窗口’。”张利明说,这些年来,杭钢一直把“绿色”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打色”,加快绿色转型。

2022年,杭钢加大节能环保板块的重组整合力度,将紫光环保等优质资产注入菲达环保,并募资近8亿元,内部资产整合取得实质性突破;2023年11月,菲达环保发布公告,直接控股股东预计将由杭钢集团变更为浙江省环保集团。

大步流星的“绿巨人”,未来又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奔跑,跑向何方?

今年6月,杭钢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方案,明确做大节能环保产业,努力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环保综合服务商。

这并非易事。

在杭钢集团总经理助理、浙江省环保集团董事长吴黎明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练好内功,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第一步,是形成产业专业化运作发展体系。目前,杭钢已着手构建集水务处理、大气治理、资源再生、固废处置、生态治理、技术服务等六大环保产业一体化运作的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平台。

第二步,是把创新基因“植入”产业体系。目前,杭钢已集聚板块内现有科技创新力量,组建了浙江省环保集团生态环保研究院,为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在此基础上,杭钢正通过内部孵化、产业并购、合资合作等形式,对节能环保产业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夯实并拓展各领域省内已有市场份额的同时,拓展更多国内和国际市场。

在杭钢人的发展规划中,也定下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小目标”:至2027年底,力争实现年营业收入40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为美丽中国和美丽浙江建设、促进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最大作用。